「在那道陽光的盡頭,我遇見了妳。」
2016年夏天,《你的名字。》熱潮橫掃國際票房,
當時堪稱「現象級」的討論度與週邊效應,
幾乎可列入當年十大重要事件之一,
在眾家鐵粉爭論誰才是當今日本動畫之最以外,
不可否認的是新海誠確實將動畫電影的市場拉升一個層級,
良性成長會造就優秀的環境,再孕育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隨著動畫技術的創新與成熟,連週更季番動畫都能發動經費之呼吸,
可見當前動畫作品正在不斷刷新觀眾的視覺體驗,
以「景畫」見長的新海誠在這個基礎之上更能做極大的發揮,
其實當年《你的名字。》已經非常優秀,
若不論較主觀角度的劇情來說,
無論是人設、景畫、特效、動態、分鏡、配樂......等等,
在視聽各方面都有90分以上的高水準,
曾以為近幾年動畫電影的天花板應該就在這上下,
但少年如我實在太過天真,
直到《紫羅蘭永恆花園》刷新三觀後,對動畫的視覺期待更上一層樓。
舊文工商:
睽違二年多,2019年初新海誠新作PV問世,
筆者初見感想是:「這天空、這雨、這水是什麼鬼神作畫?」
當年《言葉之庭》的雨景已經很美,沒想到是經費限制了想像力,
是的,高麗菜不會是綠色的球,雨水也不會是幾條白線,
動畫不斷地在進步,能活在這樣的世代見證一切的我們如此幸福,不是嗎?
《天氣之子》,原名《天気の子》,英譯《Weathering With You》,
由新海誠執導、田中將賀人設、RADWIMPS配樂、CWF動畫,
皆同《你的名字。》製作團隊,也是新海誠的第七部動畫電影,
日本於2019年7月19日首映,後續於各國上映,台灣為目前上映日最晚(9月12日),
日本首映後36天突破100億日圓,目前商品已有小說、專輯,另有漫畫連載中。
-----------------------------以下皆為可透劇情-----------------------------
一名離家出走的16歲少年-森嶋帆高,
前往東京試圖獨自謀生,在航程中被同船的大叔-須賀圭介救了一命,
但抵達東京後的帆高沒有如預期地順利生活,
反而充滿狼狽與不堪,也是他首次體會到現實社會的殘酷,
過程中得到了速食店打工女孩-天野陽菜的一「堡」之恩,
在那之後他向須賀大叔求援,得到了留宿供食的打工機會,
也認識了美麗的同事姊姊-須賀夏美,並開始他嶄新的東京生活。
某日,在街頭上的帆高發現曾經幫助過他的女孩陽菜,
正被奇怪的大叔帶往某處,試圖英雄救美的帆高卻陷入意外的麻煩,
與陽菜一同逃離現場後,他們暫時躲在廢棄大樓裡,
雖然經過一番爭執,但隨即和好,
兩人一同上了頂樓,望向不停下著雨的東京,陽菜向帆高致謝,
然後說:「那個,你看好了,要放晴囉。」,
語畢,陽菜閉眼雙手交合作出祈禱手勢,
雨滴以非物理性的方式往上驟升,積雨雲層轉散出一個大洞,
艷麗陽光攤灑在東京上,光線將陽菜與帆高照得閃閃發亮,
:「......晴女!?」
-----------------------------可透劇情簡介完畢-----------------------------
由於本片聲勢浩大,萬眾矚目,
筆者還是不將劇情說得太深入,但後續內容會有些雷點,請自行斟酌。
《天氣之子》是時間背景為現代的超現實+純愛主題,
但時間軸無跳轉與穿越,是相當明確的直線性推進劇情,
雖然是超現實主題,不過在敘寫現代社會與人性的面向上卻相當真實,
人情的溫暖、社會的冷漠、面對困境的無助、必要時的關係切割,
同時還包含了像是極端氣候、未成年犯罪、勞資問題......等相關社會議題,
看似單純感人的故事背後其實蘊含了許多饒富深意的警世意圖,
這一點是筆者自認與《你的名字。》差異上最大的部分。
那麼,關於本片的評論,筆者只切入幾個要點來談,
主要還是希望能將自己劃的重點分享給不論看過或是沒看過的朋友們。
天氣異常?氣候變遷映照人類的自私心態
梅雨、颱風、暴雪、酷暑,
世界各地氣候型態不同,導致每個人對氣候的喜好也有所差異,
甚至不需放眼至全球,身邊的朋友有人喜歡雨天,有人討厭太陽,
我們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最舒適的氣候,其次是對生活方不方便,
上班厭世時希望能放個颱風假,準備旅遊時祈禱未來一週都是晴天,
為什麼選擇「雨」?
因為對最大多數人而言,這是最麻煩的一個氣候,
甚至連陸地上的動物都會本能性地躲雨,
人類生活歷史從古自今可說是建立在晴天為主的狀態下也不為過,
日本人身為太陽的子民,陽光即是一種充滿力量與希望的精神代表,
東京作為日本最重要也最繁忙的都市,雨天更令人倍感鬱悶與受阻,
「一直下雨好煩阿!」、「最近真的熱到受不了!」
所有人都無法忍受長時間處於自己不喜愛的氣候條件,
我們明知無法改變卻無法停止抱怨。
但人類在近現代透過觀測研究,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改變了氣候,
節能減碳愛地球,拒絕溫室效應,還給北極熊一個家,
是出於罪惡感抑或是真誠地反省?說到底可能都只是自私。
動物因為氣候變遷而滅絕也不會因此怨恨人類,
人類因為自我投射的愧疚感轉化為情緒,自負地以為毀滅世界,
但對一個星球而言,64億年分之幾算什麼呢?
在生物大滅絕之後,氣候經過數千萬年重新調整,
到了適合生命延續的條件下又會誕生出新的生命,一切都在循環,
人類的滅亡頂多是自取滅亡,而非被氣候懲罰,
在進化的過程中得到了高度思考的能力,學會改造萬物的能力,
但終究不是最偉大的存在,畢竟「偉大」一詞,也只是我們「渺小」的想像。
*(帆高你先不要這麼像隔壁棚來的)
大人的世界只有起點
成年與未成年的定義究竟是16歲、18歲還是20歲?
如果有思想成熟的小孩與思想不成熟的大人,那麼成熟的分野又為何?
帆高與陽菜在社會中都屬於需保護管束的未成年青少年,
但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也沒有打擾任何人,
只是在追求自由而已。
社會建立規範維持秩序平衡,而追求自由的過程便會相互牴觸,
帆高在暴雨夜中總算替三人找到可供住宿的旅館,
用資遣費住了豪華的房間,買了許多餐點,開心地唱歌,
那一刻他對自由的渴望也僅僅是:不需要得到更多,也不要再奪去什麼,
即使之後有許多的胡鬧、失控、不顧一切,都稱不上是成熟的表現,
但筆者私自認為,帆高在旅館想望的那一刻,就是跨過大人世界的起點,
因為他找到了「路標」,守護眼下的陽菜與小凪才是最重要的事。
雖然看起來像在對抗大人的社會,
但筆者覺得日本動畫不分時代還是挺強調「適時地依賴大人」這回事,
像是EVA(新世紀福音戰士)、《夏日大作戰》、《企鵝公路》......等等,
即便是不成熟的大人,還是會有屬於自己必須完成的階段性任務,
《天氣之子》在這一點上雖然表現得挺直白的,但表達的力道仍有不足,
如果不太理解筆者到底在公蝦米碗糕的朋友可以參考《夏日大作戰》,
我們都在某個時刻不經意地跨過了大人世界的起點,
可能走得平穩,或者跌跌撞撞,被推倒在地又被拉拔起身,
但在成長的道路上,終點並不存在。
有代價才能稱作交換
100%的晴女存在的意義為何?
其實全片的宗旨都能回歸到劃重點上的第一點探討人性自私的部分,
但無害的私慾難道就不算自私的一種嗎,
陽菜在母親病房時祈求放晴,而後獲得晴女能力之時也滿足了她的私心,
而回歸到劃重點上第二點中提到追求自由的部分,
滿足物質生活獲得自由的先決條件是經濟來源,
同樣為無害的私慾,兩人起初也只是單純想找賺錢以度過生活的方法,
晴女的每一筆委託只是讓當事人感到快樂的一般事件,
但客觀角度而言,陽菜不正是在濫用能力滿足他人私慾嗎?
放晴後即是每一次的異常性降水、連日豪雨,甚至是災害性規模的氣壓,
或不論氣候方面,兩人在享受自由生活的同時必須承擔生活困難的重量,
甚至到為了重新見到陽菜,帆高選擇了一個全東京共同承擔的未來,
不過最後關於立花奶奶對帆高說的一番話,
讓這個代價有了一個美麗且浪漫的理由,
或許這就是成熟大人對事物的豁達想法吧,
須賀大叔的無所謂態度和立花奶奶的回歸初始也撫平了帆高的罪惡感,
東京最終依然下著雨,100%晴女也不復存在,
觀影後的沉澱思考中,筆者覺得《鋼之煉金術師》的結尾也挺有相似的含意在,
結果失去一切回歸平凡,但他們並非一無所獲。
最後筆者做個總結,
其實本片7月在日本上映後,就陸續有些評論出來了,
大多數意見還是覺得《你的名字。》劇情方面贏過《天氣之子》,
不過所有意見幾乎是壓倒性地贊同畫面極美與優異的動畫效果,
坦白說,筆者的意見也就與上述的多數人意見差不多,
優點都是顯而易見的東西,視聽上算是無懈可擊吧,
關於作畫多美多神細節處理多用心的部分就不再多做贅述,
簡單來說就是美到你自己進電影院看一次就知道的程度,
配樂的部分,RADWIMPS這次五首主題曲還是跟神一樣,
雖然感覺優點評的很隨便,不過很單純地形容的話,
就是在正常發揮下端出了「大眾口味的超華麗拍照美食」這樣,
反而是缺點筆者就有些話要說,
(怎樣?新海誠的不能嘴嗎)
第一點是劇情有多處不合邏輯,
所謂的不合邏輯並不是指合不合乎常理,
而是即使在超現實的條件下依然不讓劇情感偏向運氣成分居多,
就舉個例子如《企鵝公路》一樣是走超現實現代主題,
主角雖然是個不合乎常理的天才淡定少年,
但劇情會用各種角度與表現方式讓觀眾知道「他也只是一個小孩子」,
如果懂的朋友應該在看過電影之後就能理解筆者的意思。
第二點是節奏不穩定,
可能礙於片長問題所以在剪接或劇情編排上有受限,
但最被多數人抨擊的點就是結尾收得不好,
其實這點可能不只是最後那一兩分鐘的問題,
筆者甚至認為在交換陽菜之後整體節奏就快到不行,
這部分《你的名字。》倒是處理得挺好,
從再次交換到「逢魔之時」到緊急避難,節奏流暢也不拖泥帶水,
該狗血該熱血該煽情催淚的要素都有適時加入,
尤其最後結尾片段更是在對的時刻收得乾淨俐落,
反而《天氣之子》在最後結尾就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
*(帆高你真的好星爆啊!!!)
撇除以上兩大缺點,作為一部動畫電影,
《天氣之子》真的非常值得推薦買票入場觀看,
就光是衝著那雨景都該買票,筆者真的相信畫面會說話,
雖然劈哩啪啦唸了一大堆,但姑且都還算是客觀評論,
應該也沒暴雷到很重要的劇情,希望不會影響到任何人的觀影體驗,
筆者有段時間沒打影評了,若有明顯生疏還請多多包涵
歡迎各位在底下討論交流, 那麼以上就是這次的影評,下次再見!
簡單評分:8 (滿分為10)
謝謝觀看!(鞠躬)。
*(私心再放一張)